痤疮

当前位置:首页>痤疮>痤疮医院

医院动态Recommend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齐齐哈尔皮肤病医院

电 话:0452-6118000

手 机:暂无

邮 箱:非公开

地 址:齐齐哈尔祛痘医院

戒糖治痘是骗局?*新研究:牛奶才是幕后黑手

2025-07-28
1次

“喝牛奶会长痘吗?”——这个问题在皮肤科医生、营养师和“痘肌”人群之间反复拉锯了十多年,至今依旧热度不减。*新流行病学证据、生化机制研究以及临床观察都指向一个结论:**对于相当一部分人,尤其是青少年和成年早期人群,牛奶确实可能让痘痘更重、更顽固,而且脱脂牛奶的风险反而高于全脂牛奶。**


879a751419862b2d7f18d7900ebd40c4_t01dda2ed7a2d08ffb1.png


### 一、不是空穴来风:牛奶与痘痘的流行病学证据


1. **大样本Meta分析给出“实锤”**  

   2018年一项涵盖78 529名7–30岁受试者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显示:  

   - 任何类型的乳制品都会把长痤疮的**风险提高25%**(OR=1.25,95%CI 1.15–1.36);  

   - **脱脂/低脂牛奶风险*高**(OR=1.32),全脂牛奶稍低(OR=1.22),酸奶和奶酪的关联度*弱。  


2. **经典队列数据**  

   - 美国护士队列研究:>47 000名成年女性回顾性报告,青春期每天喝2杯以上**脱脂奶**者,**痤疮发生风险增加44%**。  

   - 6 000余名9–15岁女孩的前瞻性研究:牛奶摄入量与痤疮呈**剂量依赖关系**,而且与牛奶脂肪含量无关。


3. ***新临床观察**  

   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皮肤科2025年随访发现,青春期“中重度痤疮”患者中,**每日≥500 mL牛奶者的IGA评分(研究者整体评估)显著高于少奶或无奶组**。


---


### 二、为什么牛奶会诱发或加重痘痘?——四大机制


#### 1. **激素“组合拳”:雄激素+IGF-1**

   - 市售牛奶天然含有**孕酮、雌激素、雄激素前体**以及**5α-还原酶活性**,可直接刺激皮脂腺。  

   - 牛奶蛋白(主要是**乳清蛋白**和**酪蛋白**)能强力刺激胰岛素及**IGF-1(胰岛素样生长因子-1)**分泌。IGF-1在青春期本就处于高位,叠加后可进一步:  

     - 激活**PI3K/Akt/mTOR通路**,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与毛囊口堵塞;  

     - 刺激**雄激素受体信号**,放大皮脂合成。  


#### 2. **脱脂奶的“隐藏buff”:乳清蛋白浓缩**

   脱脂过程去除了脂溶性雌激素,却**浓缩了乳清蛋白**。乳清蛋白中的**支链氨基酸(BCAA)**特别是亮氨酸,是**mTORC1**的强力激动剂,**促皮脂分泌作用比全脂奶更显著**。  


#### 3. **炎症放大器**

   牛奶中的**sIgA、β-乳球蛋白**等可能通过**TLR2/4-NF-κB**路径诱导低度炎症;**IGF-1**本身也能上调多种促炎细胞因子(IL-1β、TNF-α),加速红肿、脓疱形成。  


#### 4. **糖-奶协同效应**

   很多“奶+糖”组合(奶茶、拿铁、麦片奶)同时带来**高GI负荷**,进一步推高胰岛素和IGF-1,形成“**双重打击**”。  


---


### 三、谁*容易“中枪”?


1. **青春期人群**  

   体内IGF-1基线高,皮脂腺对雄激素/IGF-1*敏感。  

2. **女性**  

   部分研究提示**女性对牛奶更敏感**,可能与雌激素-雄激素平衡更精细有关。  

3. **已有中重度痤疮者**  

   对牛奶蛋白、IGF-1的“阈值”更低,少量即可触发新一轮爆痘。  


---


### 四、实战建议:如何科学“减奶”而不缺营养?


| 目标 | 具体做法 | 替代方案 |

|---|---|---|

| **验证自己是否奶敏感** | 做4–6周**完全无奶饮食日记**:记录痘痘数量、炎症程度;再逐步复奶观察反弹 | 用**豆浆、杏仁奶、燕麦奶**替代;选择**低糖配方** |

| **减少IGF-1刺激** | 避免**脱脂/低脂奶**;每日奶量<200 mL; 避免“奶+糖”组合 | 用**全脂酸奶**(益生菌可降低IGF-1活性) |

| **补足易缺营养素** | 停奶期间注意**钙、维生素D、优质蛋白** | 深绿色蔬菜+豆腐+小鱼干;必要时补充**钙片+VD** |

| **综合生活方式** | 控糖、控油炸、规律作息、减少熬夜 | 保持**低GI饮食**+每周150 min中等强度运动 |


---


### 五、常见疑问Q&A


1. **“我只喝酸奶/奶酪也会爆痘吗?”**  

   大规模数据显示酸奶、奶酪与痤疮关联**较弱**。酸奶中的益生菌可能通过**下调IGF-1**、**改善肠道屏障**反而对皮肤有益。  

2. **“羊奶、骆驼奶安全吗?”**  

   目前缺乏高质量数据,但它们同样含IGF-1和乳清蛋白,**理论上仍需谨慎**。  

3. **“停奶后多久见效?”**  

   观察性研究提示**4–8周**后痤疮炎症评分可下降20–30%,但个体差异大,需配合正规药物治疗。  


---


### 六、结论


综合现有证据,**“喝牛奶会长痘”并非谣言,而是具有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依据的客观现象**。对于青春期、女性、中重度痤疮患者,**脱脂/低脂牛奶尤为危险**;若常规治疗效果不佳,不妨尝试**4–6周无奶实验**,并结合低GI饮食、益生菌酸奶等策略,既降低痤疮风险,又避免营养缺口。  


一句话总结:**牛奶不是“洪水猛兽”,但它是部分人群痤疮的“隐形推手”。** 与其盲目戒断,不如科学评估、精准调整。